外贸论坛 门户 资讯 查看内容

2024下半年中国贸易出口形势分析及预测

2024-7-11 10:32| 发布者: trade| 查看: 146| 评论: 0|来自: 网络

摘要: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的恰当应对也是形成良好格局的重要因素,未来应该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大力开拓新兴的国际市场,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中美贸易的不确定和地缘政治因素对贸易的影响很大,但是在关注国外市场的同时 ...
 此条新闻内容是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的观点,不代表本站(www.tradeforum.cn)的观点,仅供参考!
本期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刘凤良主持,聚焦“中国2024下半年出口形势分析及预测”,来自学界、企业界的知名经济学家刘元春、毛振华、盛斌、梁明、余向荣、王孝松联合解析。
报告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 2024年1-5月中国贸易发展回顾

二、 2024年下半年中国贸易发展前瞻

三、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四、 未来的着力方向

一、2024年1-5月中国贸易发展回顾

(一)进出口持续增长

从贸易规模来看,1-5月进出口总值(以美元计价)为2.46万亿美元,同比上涨2.8%。其中,出口1.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7%;进口1.0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9%,贸易顺差3372亿美元。近期贸易复苏势头明显。观察近一年中国进出口额月度数据,2023年对外贸易有一定程度下降,到2024年2月基本上触底反弹,近几个月一直保持正增长。贸易顺差持续增长。从进出口贸易差额月度走势来看,2024年2月贸易顺差出现了一个最低值后持续上升,5月贸易顺差达到826亿美元。各种贸易类型均有增长。今年1-5月,一般贸易进出口11.4万亿元,增长5.6%,占外贸总值的65.1%。其中出口增长7.9%,进口增长2.7%。加工贸易进出口3.02万亿元,增长1.6%,占比17.3%。其中出口下降2.3%,进口增长9.1%。我国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2.42万亿元,增长16.5%。其中出口增长12.5%,进口增长19.2%。

(二)民营企业成绩亮眼
从企业所有制来看,1-5月民营企业进出口累计增长率达到4.5%,明显高于总体增长率;进出口占比达到55%。民营企业在进口方面贡献很大,1-5月份累计增长9.1%,占比达到41.9%。民营企业在贸易顺差方面也有很大贡献,贸易顺差占比138%,是总体贸易顺差的1.38倍。换句话说,剔除民营企业贸易之后整体贸易将呈现出逆差。

民营企业在贸易中的地位持续提高。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占比持续增大,从2015年的37%上升到2024年前5个月的55%。民营企业在出口中的地位更为重要。民营企业出口增长更为明显,从2015年占比45%一直到2024年占比65%。民营企业贸易动能仍需巩固。从2015年开始民营企业的进出口增长率绝大多数月份是最高的,某些月份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增长率相近,在2021年和2022年有所下降,但2023年后民营企业增长率明显高于其他所有制类型的企业,但是否能够持续还有待观察。

(三)区域格局未发生显著变化

从贸易区域来看,贸易额排名靠前的仍是沿海发达省区,贸易增速靠前的则是西部和东北地区。出口额前十位省区有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上海等发达地区,从这些主要出口省区特征来看,今年1-5月,广东省的出口额占全国总出口额接近四分之一,其依托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优势和港口优势,出口商品涵盖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纺织品等多个领域,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浙江省和江苏省位列第二和第三,增长率均为3.9%。这两个省份同样依托其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完善的产业链,在全国进出口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山东省排在第四位,增速为7.9%,高于前三位省份。上海、北京出口额分别排在第五和第七位。上海主要依托于经济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北京主要依托于高科技产业。四川、重庆两个西部省市的出口表现较好,主要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

(四)传统市场仍然重要

从贸易方向来看,我国进出口前三位的贸易伙伴分别是东盟、欧盟和美国,但不能忽略的是东盟和欧盟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组国家或者一个经济体。从单个经济体或单个国家来说,美国则是我国进出口最大的贸易伙伴,尽管1-5月累计进出口同比下降1.4%,但仍然以2635.3亿美元进出口贸易额排在第一。所以,未来要重视同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分出口和进口看,美国显然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前五个月向美国的出口额接近2000亿美元;而进口最多的来源地是则台湾省,前五个月进口额接近800亿美元。

(五)车辆船舶成为出口支撑力量

从产品结构来看,出口额排前三位的大类产品分别是电子设备、纺织品服装和金属石料制品,这三大类出口额占比加在一起超过了60%;进口额排前三位的大类产品分别是电子设备、矿产品和金属石料制品。

从细分产品看,出口增速最快的是混合动力客车,出口额增长率达到75375.5%,呈现井喷式增长;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的增长率也达到了480.5%;集装箱船增长率达到了212%。总体来看,车辆、船舶这些交通工具的出口增速明显,成为我国出口支撑力量。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航运市场需求强劲,全球航运市场对新船的需求稳步增长。

二、2024年下半年中国贸易发展前瞻

(一)世界经济复苏的动力不足

整体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份发布的最新预测,今年全球GDP增长率为3.2%,与去年相同;发达经济体比去年略高一点,但差别不大;发展中国家可能比去年略低;亚洲新兴市场也比去年有所下降。

(二)供应链压力和高运输成本依然存在

供应链压力仍然存在。尽管新冠疫情已经结束一年多了,但由于疫情产生的物流断裂及供应链受阻的压力仍然存在。观察疫情以来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月度数据可以发现,疫情期间指数最高,后来有所下降,2023年2-11月指数为负,而后供应链压力又有所回升。所以仍然要警惕供应链压力的问题。从全球集装箱指数来看,虽然现在比最高点已经有所下降,但最近又有所抬头,高运输成本仍然存在。红海危机的爆发进一步对国际贸易产生负面影响,红海危机爆发后苏伊士运河转口贸易增长率持续下降,而好望角明显增长。

(三)多国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

主要经济体开启“高利率模式”。巴西、智利及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利率已经超过了7%,而美国、欧元区等发达国家也有降息趋势。未来整体货币政策将朝着紧缩性的方向发展。

(四)地缘政治拖累贸易发展

地缘政治因素不容乐观。虽然说地缘政治风险现在已经不是最高的,但地缘政治因素仍会带动原油价格的飙升,一旦地缘政治发酵,原油价格就将受到影响、有所反弹。俄乌冲突使得世界贸易出现“阵营化”,阵营内部贸易有所收缩,但收缩幅度比较小,总体货物贸易只是下降了2.3%左右;而两大阵营间,无论从战略性行业来看还是从总体的状况来看,下降幅度都接近5%,说明战争冲突使得世界贸易遭受重创。

(五)外需有回暖趋势

全球制造业PMI持续扩张。从2023年下半年以来,全球制造业PMI持续增长,并持续在50%以上,被认为是扩张期;而欧美制造业PMI均有所改善。美国进入补库存阶段,从库存总额和销售总额等指标来看都是进入到补库存阶段;欧元区同样进入补库存阶段且需求必然旺盛,这将增加外需特别是对中国的产品需求。

三、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中美贸易关系何去何从?

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2024年5月14日,美方发布对华加征301关税四年期复审结果,宣布在原有对华301关税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关键矿产、半导体以及钢铝、港口起重机、个人防护装备等产品的关税。2024年5月9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37个中国实体加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根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理由,11个实体是因为参与高空气球相关活动,4个实体是因为获取或试图获取美国原产物项用于无人机相关活动,22个实体是因为获取或试图获取美国原产物项用于发展量子技术能力。2024年5月8日,一些美国国会议员提出了一项法案,使拜登政府更易于对人工智能模型实施出口管制,以避免美国技术落入不该落入的国家手中。

2024年5月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戈皮纳特表示,美中紧张关系加剧已造成全球性影响,各国在决定贸易和投资对象时愈发关注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导致世界被划分为亲华、亲美和中间派三大集团。经济碎片化趋势或将导致世界背离基于规则的全球贸易体系,并使经济一体化成果遭受显著逆转。美中需采取务实措施重建信任,首先要从保持沟通渠道畅通做起。美中对话有助于避免最坏结果。

从世界供应链流向地图来看,美国是中国增加值贸易和最终产品贸易最重要也是最大的市场,中国出口非常依赖美国市场。虽然贸易战和疫情对中美贸易有一定影响,但并没有阻止中国对美出口。美国进口中国产品的比重呈现出下降趋势,美国需求和美国市场还是不断扩张的,虽然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数量在增长,但美国需求和市场的不断扩张导致总体进口增长更快,所以我国出口占比下降。

(二)电动汽车发展前景如何?

从出口总额看,2012-2023年中国电动车出口额年均增长49.3%;2019-2022年每年增长率都超过100%,其中2021年增长率高达223.7%。从出口方向看,2023年中国电动车出口第一大市场为比利时,出口额56.1亿美元,占比13.7%。从出口价格看与数量看,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价格为2.38万美元/辆,较上年同期增长4.8%,已连续5年实现正增长。2012年至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价格年均增长3.7%,出口数量年均增长43.9%,总体均呈现上升态势。2023年,中国对比利时电动汽车出口价格2.88万美元/辆,较上年同期增长4.3%。2012年至2023年中国对比利时电动汽车出口价格年均增长5.1%,呈现先升后降态势,峰值出现于2017年。2023年,中国对比利时电动汽车出口数量19.5(万辆),较上年同期下降0.5%,未能延续上年增长态势。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最高加征38.1%的反补贴税。美欧联手打压中国电动车,将会对未来中国电动车出口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哪些新市场可以扩展?

根据预测,2024年出口增长最快的行业是车辆及航空器、动物及动物产品、动植物油脂、光学及照相计量仪器、塑料橡胶。2024年出口降幅最大的行业是珍珠宝石、矿产品、武器弹药、皮革、艺术品。传统市场,包括东盟、美国、欧盟、一些亚洲经济体仍然十分重要,需要维护巩固这些市场。

(四)哪些新领域可以开辟?

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东盟、金砖,以及最不发达国家份额占比远超美国。未来要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间的沟通协同合作。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金额最多的是机电产品,未来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实现机电产品质量升级。

四、未来的着力方向

(一)提升开放格局,培育外贸新动能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

第一,拓展中间品贸易。中间品作为链接产业上下游的纽带,日益成为全球贸易的主体。我国中间品贸易不断拓展,反映了我国制造业正在转型升级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但与欧美或日韩贸易高速发展时期中间品进出口占比数据相比,我国中间品贸易还有提升空间。产业链分工水平决定中间品贸易发展水平,因此拓展中间品贸易的背后是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制造业水平的全面提升。未来还要进一步吸引全球先进制造业企业来华投资,让更多的中间商品在中国加工生产,同时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带动其他国家融入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中。

第二,拓展服务贸易。构建高标准服务业开放制度体系。建立健全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落实开放举措,完善监管和风险防控机制,不断提升开放条件下的治理水平。支持试点示范先行先试。以综合试点示范城市引领产业发展的开放布局,持续推动开放科技、电信、文旅、金融等重点行业领域,培育服务贸易领域的新模式新业态。

第三,推动数字贸易发展。加强数字贸易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数字贸易统计监测体系,积极探索完善数据确权、交易流通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强化数字贸易平台建设,加快贸易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做强做优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提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等多双边和区域数字贸易对话与合作,共享数字贸易发展机遇。

第四,推动跨境电商发展。在政策与新技术赋能下,跨境电商在技术、模式、供应链等方面已形成全新业态,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新动能之一。2023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38万亿元,增长15.6%。跨境电商主体超过10万家,海外仓已达1800个,全货机达255架。随着跨境电商整体规模的扩大,我国跨境电商在平台运营、供应链整合发展等方面呈现出全新态势。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探索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健全线上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优化国际供应链管理,立足重点市场、建设覆盖全球的海外仓网络。在巩固和拓展市场的同时防范外部环境风险,推动与贸易伙伴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二)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第一,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的完善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第二,推进规则标准“软联通”。通过协调各国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贸易规则等,降低合作障碍,提高合作效率,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合作环境。

第三,着力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形成互补的供应链,使各方都能从中获益。这不仅能够提升各国产业的竞争力,也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第四,提高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通过降低贸易壁垒,简化投资程序,促进资本、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为沿线国家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第五,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和第三方市场合作。将产能优势转化为合作优势,同时探索与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新机遇,实现共同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各国的产业竞争力,也为全球经济的均衡发展贡献力量。

(三)维护同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系

同美国的关系:求同存异,避免脱钩。中美关系是全球经济中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在这一关系中,在保持各自核心利益和价值观的同时,努力寻找合作的领域和机会。同时。美国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即使在政治和战略上存在分歧,也应努力保持贸易和投资的连续性,避免经济关系的断裂。

同欧盟的关系:积极沟通,各个击破。欧盟由多个成员国组成,不同成员国需求和立场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在政策、法规和标准上的交流与协调,分别与各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同东盟的关系:紧密联系,合作共赢。东盟是中国在亚洲地区的重要经济伙伴,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便利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可以寻求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四)增强科技实力,稳链固链强链

第一,加强基础研发投入,力争产出原创性领先技术。加强基础研发投入特别是在关键领域和前沿技术方面,进一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原创性技术,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从而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第二,以创新驱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创新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关键,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可以提高产业链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外部冲击,构建更加稳定和有弹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第三,畅通国内国际循环,使科技创新直接转化为贸易收益。畅通国内国际循环是指要打破地域和行业的界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加强国内外市场的互联互通。通过建立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将科技创新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提高贸易竞争力。

论坛第二单元,结合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各位专家围绕“支撑贸易增长的动能;今年下半年贸易走势及影响因素;美国总统选举对中美贸易的影响”等问题展开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合创始人、联席主席,中诚信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毛振华指出,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除常规经济因素外,主要是地缘政治的影响,并且地缘政治影响已经超出很多其他因素。在美国两任政府推动下,新冷战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在这样一个大政治背景下,中国只能在夹缝中寻求更多的对外贸易的好前景。一方面,可以通过维护普通商品贸易,利用已经形成的价值链和民营企业这类特殊企业结构,来抵消美国的政策;另一方面,要利用美国内部的分化,寻求更好的外贸环境。

在地缘政治持续影响贸易的情况下,中国要把引进外资和企业出海紧密结合,作为整个对外经贸的重要政策内容或者重要政策目标。引进外资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国竞争能力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也对中国的现代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引进外资,无论是在过去还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整体发展仍然十分重要。企业出海是应对当前局面的重要举措,在这个过程中保持供应链的优势,通过企业出海培养更多的优秀企业家,无论是舆论和政策上,应该保持更多的宽容。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合创始人刘元春指出,过去十年是全球供应链和贸易格局重构的十年,在这十年中,中国的对外贸易其实保持了一个稳定增长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成本效应和脱钩效应相对力量的对比,很显然脱钩效应在这两年表现的更为剧烈,但是也不能忽略来自于成本方面的影响。事实上,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成本因素可以归结为三个主要的方面:一是技术进步,二是市场的规模效应,三是再配置效应。三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得中国在世界贸易格局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虽然“去风险”运动、地缘政治的冲突、大国博弈的激烈程度很可能使脱钩效应在未来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也应该认识到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人才链几链融合所产生的成本效应也进入到一个快速发酵的时代。要更好地把控和融合成本效应与脱钩效应,不必因为脱钩效应的加速而过度恐慌,而要持续发挥成本效应的作用,依靠国内大市场的统一、国内竞争的有序化,同时也要注重全球竞争力提升,在世界各个角落进行各种渗透和布局。

花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余向荣指出,短期内中国出口将呈现增长的态势。国内的整体复苏、国外复苏态势、欧盟市场对美国高利率影响的弥补以及技术的扩张周期,使得短期内中国出口将保持增长。但从长期看,发达经济体长期复苏并不明朗,美国关税战或许在大选后会表现出更大的不确定性,在欧洲地区以及全球南方对美国的效仿也可能进一步加大外需波动,因此,过度依赖外需的增长模式不是中国经济的最优选择。
商务部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梁明指出,第一,中国外贸在上半年的表现非常亮眼。从月度贸易规模高位运行、出口规模历史同期新高、出口增速持续回升向好、进出口贸易量稳步复苏、出口和进口市场份额扩大五个方面均能体现这种向好的态势。第二,我国贸易增长动能主要来源于五个方面:一是拉动出口的增长商品的种类在增加;二是大类商品出口额都在创历史新高;三是外贸的一些重要商品出口持续复苏;四是集成电路贸易拉动作用非常重要;五是新兴市场的拉动作用也在凸显。

关于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从总体上来看,美国调高关税对中国进出额的整体影响还是非常大的,中美贸易额的占比在持续的下降。但是就目前调高的关税,缩减的部分豁免导致的额外的效应,却没有我们普遍想象的那么大,影响还是总体可控的。通过采取积极的贸易政策,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可以抵消一部分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
南开大学副校长盛斌指出,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总体形势和格局是向好的。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和比较优势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中国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完备的产业链基础以及成本的管理能力造就了我国当前的外贸形势。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的恰当应对也是形成良好格局的重要因素,未来应该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大力开拓新兴的国际市场,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中美贸易的不确定和地缘政治因素对贸易的影响很大,但是在关注国外市场的同时,应该更好地做好双循环中的国内市场,进一步发挥母国效应来促进经济的整体向好。

今年前4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5.7%
据海关统计,2024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下同)进出口总值13.8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5.7%。其中,出口7.81万亿元,增长4.9%;进口6万亿元,增长6.8%;贸易顺差1.81万亿元,收窄0.7%。按美元计价,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94万亿美元,增长2.2%。其中,出口1.1万亿美元,增长1.5%;进口8439.1亿美元,增长3.2%;贸易顺差2556.6亿美元,收窄3.9%。

  2024年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主要特点:

  一、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加工贸易进出口由负转正

  前4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8.98万亿元,增长5.3%,占我外贸总值的65.1%。其中,出口5.14万亿元,增长6.6%;进口3.84万亿元,增长3.6%。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2.39万亿元,增长0.8%,占17.3%。其中,出口1.5万亿元,下降3.8%;进口8830.8亿元,增长9.7%。

  此外,我国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1.92万亿元,增长14.9%。其中,出口7280亿元,增长11.6%;进口1.19万亿元,增长16.9%。

  二、对东盟、美国、韩国进出口增长

  前4个月,东盟为我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与东盟贸易总值为2.18万亿元,增长8.5%,占我外贸总值的15.8%。其中,对东盟出口1.32万亿元,增长10%;自东盟进口8621.8亿元,增长6.1%;对东盟贸易顺差4560.1亿元,扩大18.1%。欧盟为我第二大贸易伙伴,我与欧盟贸易总值为1.75万亿元,下降1.8%,占12.7%。其中,对欧盟出口1.14万亿元,下降1.5%;自欧盟进口6120亿元,下降2.3%;对欧盟贸易顺差5270.5亿元,收窄0.7%。美国为我第三大贸易伙伴,我与美国贸易总值为1.47万亿元,增长1.1%,占10.6%。其中,对美国出口1.08万亿元,增长2.4%;自美国进口3870.6亿元,下降2.5%;对美贸易顺差6924.1亿元,扩大5.4%。韩国为我第四大贸易伙伴,我与韩国贸易总值为7287亿元,增长5.5%,占5.3%。其中,对韩国出口3333亿元,下降4.2%;自韩国进口3954亿元,增长15.2%;对韩贸易逆差621亿元,去年同期为贸易顺差46.4亿元。

  同期,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6.54万亿元,增长6.4%。其中,出口3.64万亿元,增长6.7%;进口2.9万亿元,增长6%。

  三、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进出口增长

  前4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7.54万亿元,增长10.7%,占我外贸总值的54.6%,比去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06万亿元,增长9%,占出口总值的64.7%;进口2.48万亿元,增长14.4%,占进口总值的41.4%。国有企业进出口2.21万亿元,增长2%,占我外贸总值的16%。其中,出口5960亿元,下降0.7%;进口1.61万亿元,增长3%。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4.02万亿元,下降0.7%,占我外贸总值的29.1%。其中,出口2.14万亿元,下降2.1%;进口1.88万亿元,增长1.1%。

  四、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近6成,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增长

  前4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4.62万亿元,增长6.9%,占出口总值的59.2%。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4349.2亿元,增长9.7%;集成电路3552.4亿元,增长23.5%;手机2667.6亿元,下降5.5%;汽车2548.5亿元,增长24.9%。同期,出口劳密产品1.32万亿元,增长6.9%,占17%。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3236.3亿元,增长3.3%;纺织品3145.9亿元,增长4.6%;塑料制品2460.2亿元,增长11.8%。出口农产品2224.3亿元,增长2.6%。

  此外,出口钢材3502.4万吨,增加27%;成品油1937.3万吨,减少11.5%;肥料705.6万吨,减少4.2%。

  五、铁矿砂、原油、煤和天然气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

  前4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4.12亿吨,增加7.2%,进口均价(下同)每吨890.6元,上涨10.5%;原油1.82亿吨,增加2%,每吨4256.2元,上涨5.6%;煤1.61亿吨,增加13.1%,每吨732.3元,下跌18.9%;天然气4300万吨,增加20.7%,每吨3532.3元,下跌15%;大豆2714.8万吨,减少2.9%,每吨3875.2元,下跌14.7%;成品油1773.2万吨,增加28.6%,每吨4225.5元,上涨3.5%。此外,进口初级形状的塑料963万吨,增加1.3%,每吨1.06万元,下跌1.9%;未锻轧铜及铜材181.3万吨,增加7%,每吨6.27万元,上涨2.8%。

  同期,进口机电产品2.12万亿元,增长11.6%。其中,集成电路1680.1亿个,增加14.8%,价值8325亿元,增长15.9%;汽车20.8万辆,减少7.6%,价值832.8亿元,下降17.1%。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图文热点

寻好东西

论坛精选

返回顶部